咨询

2023年选品趋势分析,赢得爆单时间差!

发布时间:2023-01-19 16:18:34

复盘完上一年的旱涝收成,展望新的一年,有跨境卖家朋友抛出了新问题:2023年应该如何选品,有何选品思路?的确,不同于疫情居家隔离的生活方式,2023年的市场将更加开放,被疫情改变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仍需被不断满足。产品价值一旦被建立,无论渠道如何变化,消费者都会在同类产品中偏好选择你。在此,小编建议,跨境卖家新一年的选品思路应依据四种趋势展开:品牌化、专业化、本土化与差异化。

1. 打造品牌,降低交易成本,增强消费者信任

受通货膨胀等经济发展的影响,“降本增效”是众多企业近些年来发展的口号与手段,也恰巧是打造品牌实现货卖全球的突破口。对于跨境卖家而言,不仅要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也要科学衡量消费者的决策成本,积累受众的信任,才能为打造品牌积累资产。

在用户购买旅程中,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评成本带来的时间与精力成本与用户对于产品的信任呈负相关。比如,成本较低且较小众的产品对于电商而言,具有极小的可能性出现在线下购物渠道中,而通过网页展示的成本相较于实体店租金而言微乎其微,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搜寻到意向产品,搜寻成本被大大降低;再者,网页中统计与展示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与评分也帮助潜在客户提高了比较效率,以真实案例辅佐,无需跳转或者再去查询其他的资料即可获得第一手的有效信息,也缩短了消费者的决策时间;另外,做好品牌信任值打造后,由于品牌的试错率较高,消费者无需通过专业测评机构再对商品质量进行二次校验,也极大地降低了测评成本。对于攻占消费者心智的品牌,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产品的增值。打造品牌正是新一年跨境卖家的新考验,也是新方向。

2. 提升产品专业化程度,保障质量、功能等更加完善

前几年中国的出口企业多以产品价差取胜,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并非相当完善的基础下,中国商品因为种类齐全、价格低等优势赚了风口期的第一桶金。因为竞争少、平台友好以及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巨大需求,中国商品很容易被发现与看到。但随着入局的卖家逐渐增多,头部厂商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度高速提升,全球互联程度也逐步加深,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也变化了,老路已走不通。唯有深耕本产品的功能、包装、设计,才能以质量取胜,这其中包括技术能力、质量稳定程度等。

如何实现产品的专业化?除了3C类产品或高新技术产品本身自带的高科技门槛外,其他品类产品的专业化应围绕需求成型,彻底理解客户,了解他们是如何使用现有产品的,用户的使用体验如何等。用户思维早已取代流量思维,在选品、品控流程中,都在逐步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 推进产品本土化,满足消费者变化着的需求

在选品阶段想要实现本土化,需要洞察消费者需求、市场状态,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禁忌等。那么具体有哪些策略打法各位跨境卖家可以借鉴?

在前期阶段,需要找到目标市场受众真正想购买的产品,再结合当地市场的规模与容量分析产品开发及推广的可行性,以及打造品牌的可能性,通过建设品牌,打造与本土文化价值观相符的品牌故事,增加人文属性。要知道,无论是哪里的消费者,都愿意为好的品牌买单、花更多的钱。另一个方向为市场调研与风险分析,提前研究潜在的风险,制定风险规避计划。与此同时研究竞争对手,他们正在推广的产品类型也可以为你的选品思路提供借鉴。在选品后期,及时回顾历史产品的消费者评论,避开负面评价提出的要点并力求一一改善。确定好选品后与跨境电商平台站上的产品相对比,找出已推广产品的缺点或不足,优化产品,推出功能性更强的同类产品,只要解决了用户的一个痛点,就是往打造爆品的路上多走了一步。在此基础上,为产品增加独一无二的创意,会增加消费者更多的心理感知价值,因为直接贩卖工厂流水线的产品并没有什么意义,浪费投放的资金还不一定真正吸引到客户。

4. 实现产品差异化,关注小众趋势,突出重围

据下半年各国消费品观察,小编发现,二手商品、翻新用品等细分品类将成新趋势。Cross-Border Commerce Europe的研究数据表明,二手电子商务市场的增长速度是整体二手零售市场的20倍,预计到2025年,二手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将从10%增长至14%。跨境平台亚马逊官网也在逐步优化二手及翻新商品的相关,以小众品类切入市场,力图与Ebay等对手展开竞争,优先占领市场。受经济下滑影响,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二手商品买卖的热度逐渐受到更多人关注。二手产品的主要受众集中在年轻一代,数据显示,80%的Z世代开始购买二手商品,而16%的千禧一代开始出售二手商品。预计到2025年二手电商市场规模将增长60%,达到1200亿欧元。